不管你對保險之前的想法是什麼,我的Blog裡所蒐集的資料,都是想打破一般人習
以為常的保險觀念,讓大家跳脫出「還本」、「終身」這樣的概念,我會努力說明運用
定期險的理由,也可以解釋很多被誤解的保險類型,就是希望大家能對保險有新的體會
。因此這篇來談一談關於買保險的認知問題。
很多人買保險,喜歡用「可以還本」、「可以保障終身」這兩項,來作為購
買的大方向,老實說並不符保險的原則。
在意「還本」就容易忽略保障
保險最初的目的就是集結大多數人的付出,來達到相互扶助的狀態,以
此為前提發展出來的。所以它就是一種必須付出的成本,也就是需要花錢的。但很
多人常想的是:
「萬一我繳了這些錢,什麼事都沒發生,不就白白浪費了?我可不想做
虧錢的生意,如果到時候什麼都沒發生,至少可以把本金拿回來啊!」
這樣就很容易忽略兩件事:
第一:
同樣的保障,還本型保險所繳保費遠比非還本型高出幾十倍不等。
第二:
還本的時間點通常要到幾十年之後才會到來,手邊資金會卡住非常長的
一段時間。
如此一來,造成買到的保險不僅貴,保障又比一般人來的低的情況不斷發生。
政治大學商學院副院長、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王麗玲就曾撰文指出:
「根據保發中心資料,台灣目前投保率超過200%,也就是每人擁有至
少2張保單。2011年台灣平均每人花了10萬4,423元買保險,其中9萬
9,855元買壽險,僅花4,568元買產險保單。但是,台灣每人平均壽險保
額只有約80萬元,可見台灣人保險買雖多,每個人保險的保障額度卻嚴
重不足。」
終身險終身有效,卻非終身有保障
而如果因為比較在意保障只購買了終身型保險,又陷入了另一個迷思,也就是多數
人不了解終身型保單所設計出來的架構,極有可能不符合未來醫療需求,尤其是終身
醫療,關於終身醫療現可連結到終身醫療現存的問題此篇文章。加上通膨
、貨幣價值等經濟因素,造成終身型的保費既貴、而保障現階段不如定期
險,幾十年之後保障效果又大幅縮水,終歸到最後買終身險,還是求得一個心
安而已。
想清楚自己的保障應該要有多少、該花多少錢,釐清終身跟定期保險的差別,花點
時間去思考是值得的。最後附上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提出
對於保險的一些重要事項讓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