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篇我想直接來討論「終身醫療」這個現在在各家保險公司保單上幾乎必備的項
目,也是目前大家認為最需要的,但事實上真是如此嗎?看完這一篇請準備對終身醫療
的觀念整個大翻轉吧。
在這邊討論「終身醫療」有個前提,我要以民國98年後的終身醫療為討論空間,
因為在此之前的保費較便宜,所以即使終身醫療有它的缺陷在,但看在保費不貴的份上
當時仍有投保價值。但98年之後終身醫療保費調漲的非常多,造成現在投保終身醫療再
加上其它林林總總的意外險或癌症險,會造成大家相當大的負擔,也就有必要檢討終身
醫療這項保險的存在意義。
終身醫療真的保障你終身?從經濟學觀點探討
首先來提提大家為何會對「終身醫療」趨之若鶩?在這裡舉最常見的例子來討論:
業務是不是總是告訴你「只要繳費20年就有終身保障」?以現在住院一天定額理賠
1000元的終身醫療來說,20幾歲的年輕人一年平均約1萬多塊,但你有沒有懷疑過
現在花大錢買的終身醫療,幾十年之後真的能幫上忙?
答案是:微乎其微。
終身醫療面對的問題之一是通貨膨脹。想想20年前就好,當時的物價跟現在的
物價相比,上漲幅度之大,連帶使貨幣的購買力也差很多。舉個例子,以前10元能
買到一碗麵,現在10元大概只能買到上頭點綴的蛋。對照一天理賠1000元的終身醫
療,20年、30年、40年甚至50年過去了,依舊理賠1000元,到時候這1000元究竟
能涵蓋多少醫療花費,是讓人不忍細看的。
換句話說,今天定額理賠的1000元,隨著每年2-3%的物價通膨,幾十年之後
只值兩三百塊,那我們現在花萬把塊的鈔票投資在這上頭,其實並不妥當。
其次,我們現在所花的每分錢都有它的一個「貨幣時間價值」。簡單來說,每
一塊錢在不同的時間點,其價值不同。你今天一塊錢因為可以投資於各項投資工具
(例:定存),所以其未來的價值會大於現在的價值。若是現在把大筆金錢投入在終身
醫療上,1000元的理賠額度只會隨著時間而效果遞減,創造不出更好的貨幣價值來。
這邊再舉個例,假設今天你月薪三萬,結果花了10萬買終身保險,就很難有多餘的
錢再做其他方面投資,這裡的投資不僅僅只指定存或基金,還包括投資在你自己和
家人身上,也就是不會為了付出高額保費而犧牲你家庭的生活品質。而其他人今天
花3萬就買到跟你相同保障的保險,剩下7萬去投資、做生意,給家人吃好用好,這7萬
塊可能會延伸出另一個7萬或是換得更好的生活。
終身醫療保障完善?事情完全不是你想像的那樣
接著提終身醫療另一個問題,就在於它的保障內容在你買完後就不能更動,無法
從新從優。這問題的嚴重性在哪?有某位朋友曾經說過:
「您可以接受,買了終身醫療險後,對於未來超出該張保單條款理賠範圍外的新式
療法,保險公司不予理賠嗎?」
「您可以接受,花了比定期醫療高數倍的保費,到了年老之時,還是得不到當初業
務員宣稱的保障效果嗎?」
現在的醫療技術進步之快速,是讓人難以想像的,也就因為如此,每年花上萬塊買
到的終身醫療如果不保證未來就醫會理賠,就好像你買了個寫著保存期限1年的乾
糧,可是店家又跟你說1個月之後他也不確定到底能不能吃,那你還會想買嗎?
接下來讓我們姑且忽略通貨膨脹和貨幣時間價值這兩樣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問
題,回頭來看看終身醫療的保障。很多人買保險都會注意到,其實終身醫療理賠不
單侷限於一天理賠1000元,還包括手術部分以及出院療養金、加護病房/燒燙傷病房
加領......等等,說穿了就是理賠住院跟手術而已。
提到手術部分,第一類是一般的門診手術,這類手術通常不用住院,簡單就能處
理好,花費也不高,平均在幾百到幾千元之間,譬如:睫毛倒插、長痔瘡、長雞
眼等。我們可以想想,一生當中會發生幾次睫毛倒插、長幾次痔瘡?再來思考買昂貴的
終身醫療只是處理這種東西洽不洽當。
第二類是重大手術,包括心臟和腦部這一類重大器官手術,甚至是器官移植等,當
然保險理賠會上看數萬元不等,但這類重大手術通常大家不知道我們平常在繳的全民
健保都有理賠,不用花什麼錢,當然如果想要術後有更好的醫療品質或買更好的藥,
接下來會提到定期醫療險當中的實支實付,都有更好的幫助效果,甚至比買終身醫療
還更能負擔這類醫療費用。
關於住院部分,健保局兩年前引入了一個叫DRGs支付制度,簡單來說就是要
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這個制度雖然立意良善,但醫院為了避免這之中會賠錢,
使得未來病患要仰賴的自費項目會變多、而住院天數會被強迫減少。這造成
靠住院天數來理賠的終身醫療沒有太大作用,另外自費項目從來都不在終身醫療的
理賠範圍內,實際上要靠剛剛提過定期醫療險當中的實支實付才能負擔。
所以整個醫療險當中最基本的就是要從實支實付醫療險買起,住院過程中上述
提過的病房費和手術費同樣都會理賠,而且治療過程中負擔最大的雜費,包含指
定醫師、指定用藥、好的縫針線等都是理賠項目,甚至癌症標靶藥物的給
付,絕對都是最好的幫手。
沒有錢生不起病?請不要忘記我們的健保
最後再揭穿一個保險公司幾乎會提出來,讓民眾害怕,而且不得不買下手的殺手
鐧,就是「人的一生要花費300萬的醫療費用」這句話。
因此一般保險公司在設計終身醫療險時,都會準備250-300萬的理賠上限,用
這個數字來告訴你說,你一輩子的醫療完全不用擔心。但剛剛已經提到過,DRGs新制
度的實施會使住院天數下降,最重要的自費項目終身醫療也不賠,這幾百萬的上
限,變成只是擺好看的數字,既然理賠不到,再高也沒有任何用處。
那這300萬的醫藥費該何去何從?其實這句話內有玄機。我們千萬不要忘了我們平
常譙到不行,但還是繼續繳的健保費,實際上幫我們給付了這300萬龐大費用快九
成,300萬這個數字是把健保補助部份通通計算進去,一般而言部份負擔金額不
會超過10%。
這樣把剩下的30幾萬除以我們的歲數,有沒有豁然開朗了起來?我們真的還需要終
身醫療嗎?不,我們需要的是能真正保護我們的定期實支實付醫療險。
最後不免提一下關於定期險常被攻擊的部分:常有人說定期險目前大多保到75歲之
後就不能再保,但看完剛剛的終身醫療解釋,大家還認為終身醫療可以保障人的一輩子
嗎?答案顯而易見是不能,那老了沒保險該怎麼辦?不怎麼辦,就靠你75歲前這幾十
年間,慢慢省下來的終身險保費以及身邊的存款為老年做規劃,才能讓老了之後的生活
費或醫療費真正有著落,畢竟幾十年後,你跟保險公司在哪裡,完全沒有任何人能肯
定,何必去冀望幾十年之後的事情?
人不只要活在當下,買保險也是要買在當下,靠著定期險把當下的保障規劃作完
善,發生事情時也絕對會讓你無憂無慮的過完這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