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儲蓄險在台灣是非常普遍的一種險種,也是最容易被接受的,簡單來說,只要是可
以累積「保單價值準備金」的保單,都能籠統視為儲蓄險。
現在很多人投保的儲蓄險(大概以美元跟台幣儲蓄兩種居多),通常會設定所謂
的「預定利率」,這數字可能設個3.5%上下 ,然後就拿來跟銀行現在1%左右的利
率做比較。但事實上,保險所謂的預定利率跟銀行的利率本質就不太相同, 因為銀行的
利率是以複利計算,保險的預定利率則是有它自己另外的計算方法,是一種計算保
費的基礎。
所以簡單來說,預定利率≠你真正可以獲得的投資報酬率,也因此儲蓄險不管存
任何年期(主要有3/6/10/15/20年期),今天假設你存滿就是要領走的話,頂多
就拿回本金+少許業務口中所謂的利息,接近保本而已。
舉個例子:
今天一個人存6年期的儲蓄險,1年存5萬(6年就30萬),如果6年滿期之後就
要領回來,可能總數只比30萬多一些;如果是滿年期後,繼續把本金放在保險公司
裡,要放越久它的本金或是利息才會持續增加,放越久才會越划算。
目前所有儲蓄險預定利率的概念萬變不離其宗,真正的投資報酬率透過EXCEL中
的財務公式可以簡單計算出來,所以別看到預定利率高出銀行很多就急著想買,另外
也要思考自己是不是能夠承擔儲蓄險所帶來的一些風險。
註:
保險公司收到要保人所繳保費,扣除危險保費、行政成本、業務員佣金等營業費用後,剩餘的錢放在保險公司,公司會依照保單條款所承諾的利率計算利息,這筆錢就稱為「保單價值準備金」。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